您好,欢迎来到中米网! 注册 | 登录 | 联系我们
首页 > 分析预测 > 正文

廉价进口米“大军压境” 小型米企陷困局

2014-12-11 10:01:23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0710万吨,增长0.9%。与此同时,中国三大主粮水稻、玉米、小麦的净进口已常态化。

国内粮食市场出现持续增产和进口激增并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粮价大幅高于国际市场。在进口大米低廉和国内稻谷收购价强劲的双面夹击下,国内大米加工企业利润进一步受到挤压,国内部分粮食主产区(以南方为甚)的大米加工企业面临倒闭的困境。面对国外廉价米的冲击,国内部分粮食企业避开正面冲突,通过提升品质开拓高端市场来提高竞争力。

国内米比越南米每吨贵1500元

自2012年起,我国粮食市场出现持续增产和进口激增并存的现象,今年尤甚。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前10月中国累计进口谷物和谷物粉1565万吨,较去年 同期增长43.6%;大米出口23.7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41.6%。

业内人士指出,进口的本质不是我国自身粮食供需出现了问题,而是国内外的差价导致了进口的商业条件。粮食进口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只要在这个配额内进口的粮食都有低关税,所以只要国外粮价低于国内价格,粮食贸易商就会大量进口。

当前国际粮价远低于国内粮食价格。一方面,国内近年一直对水稻等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稻谷价格持续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国产大米价格。国内加工后的大米售价一般在2元/斤左右。另一方面,我国以进口越南米为主,而东南亚种植成本低,因此稻谷价格偏低,米价偏低,进口越南米离岸售价在1.6元/斤。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马文峰表示,国内大米价格折成美元每吨800多美元,而国际市场上越南大米最低仅400多美元。以6月份粮价为例,国内晚籼米价格比品质接近的越南大米每吨高1507元,价格相差悬殊,中国从周边国家进口大米非常活跃,国产大米竞争力很弱。

国内大米市场受冲击

在稻谷收购价格强劲,进口大米廉价的双面夹击之下,国内粮食市场尤其是大米市场稻强米弱,市场疲软。进口大米数量大约占到国产大米的1.6%,这一比重虽小,但因价差优势存在,打压了国内大米价格,国内大米加工企业利润进一步受到挤压。有大米加工行业人士分析指出,1斤谷子6两米,算上人工、运费等成本,每百斤稻谷的成本达155元,按每斤大米2.2元的市场价算,100斤稻谷只能赚3元。受此影响,国内部分粮食主产区(以南方为甚)的大米加工企业面临倒闭的困境。今年7月份,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受进口大米差价的冲击,南昌全县50%的小型大米加工企业出现关停。

马文峰认为,面对这种冲击中小型大米加工企业确实没有能够奏效的措施,相关部门应当调整企业进口粮食配额制度,将配额权置于公开透明的机制下,让进口粮食配额进行公开竞拍,而不是单纯向某几个大型的企业倾斜,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进口粮食配额权为更多中小型大米加工企业服务的作用。马文峰同时表示,接下来有必要考虑废除最低收购价政策,转而关注“目标价格”直补。

本土品牌应对市场波动

利润同样被挤压的还有泰国米加工和贸易企业。据深圳盛宝粮油供应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泰国香米原料价格逐年走高,纯正泰国香米的利润趋薄。

面对国外廉价米的冲击,国内部分粮食企业避开正面冲突,通过提升品质走高端市场提高竞争力。日前,吉林名特优产品推广中心在广州设立形象店,该中心主任崔喆以吉林的名特优的粮食产品为例指出,“虽然这些产品价格相对偏高,但仍以质量获得市场。”崔喆认为,高质量的产品来源于少受甚至完全不受污染的土地,以及施用绿色、有机的化肥,因此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土壤质量,也是提高国内粮食竞争力的关键。

粮食价格波动,下游餐饮行业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马文峰指出,虽然粮食在餐饮行业中所占比例不大,但餐饮价格还是会随粮价涨跌而波动,一旦粮价上涨,企业经营不善将导致利润下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