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米网! 注册 | 登录 | 联系我们
首页 > 分析预测 > 正文

临储稻谷密集出库 后期市场面临考验

2014-06-18 12:03:36   来源: 南方小麦交易市场 

  5月21日,国内临储稻谷年内首度开拍。其后拍卖逐渐提速放量,在5月份剩下的不到10天内就举行了三次拍卖,累计投放稻谷300多万吨,而在6月4日拍卖的东北临储粳稻单次投放量更是达到了224.7万吨,若算上挂牌量6月9日单日拍卖量更是达到了302万吨。单次投放量之大与投放之密集是临储稻谷拍卖以来所罕见的,然而成交情况并不理想。截止6月13日,临储稻谷计划投放量累计达1033.2万吨(含挂牌的东北临储粳稻167.4万吨)。实际成交只有113.3万吨(含挂牌的东北临储粳稻1207吨),成交率仅11.3%。且大多以底价成交,显示市场主体总体参与积极性并不高,尤其是粳稻更是如此。截止6月13日,东北粳稻累计成交率不到6%。由于国内临储稻谷库存庞大,总数超过4000多万吨,按照目前的拍卖进度与成交情况推测,预计未来临储稻谷拍卖出库在新稻上市将成为常态,对国内稻米市场的影响也将随着累积效应的增加而不断显现,其成交情况也将成为市场的风向标之一。


  临储稻谷大量出库的原因


  今年以来临储稻谷拍卖的超常规投放在稻谷拍卖史上较为罕见,显示临储稻谷出库较为迫切。究其主要原因:一是临储稻谷库存数量过大,主产区仓库粮满为患,保管难度较高。据统计,2013年产稻谷政策性收购入库量为3261万吨,其中早籼稻567万吨,中晚籼稻1337万吨,粳稻1357万吨,加上前两年临储收购未出库的稻谷,临储稻谷的数量将近4400万吨,占2013年国内稻谷产量的两成以上。加上各地正常储备的稻谷,总数量十分惊人。虽然近年来各地加快了粮仓建设,但仍不敷使用,以致各地需要通过租借仓库和搭建临时仓库来满足收储需要。由于这些仓库设施落后,不利储存粮食,抓紧出库是最好的选择。二是继续开展临储收购的需要。目前早稻已开始抽穗,不到一个月就将上市。从目前行情来看,启动托市收购预案的可能性较大。产区不抓紧稻谷出库腾空仓库,今年的托市粮收购将会出现较大仓容缺口,将影响托市收购的正常进行。三是东北临储粳稻有大量的是2011年及以前年度托市收购的粳稻,这些稻谷如继续存放品质将受到影响,迫切要求出库。四是庞大的稻谷库存,资金占用也十分惊人。单4000多万吨的临储稻谷就需要占用资金1000多亿元,每年还要付出大量的利息和保管费,财政负担压力不断加大。五是庞大的临储稻谷库存不利于粮食流通市场化的发展和今后实施稻谷目标价格。六是当前市场上新稻价格基本处于上年的托市收购价附近,出库的时机好于上年。


  成交率偏低的原因


  虽然临储稻谷出库较为迫切,但市场的步调与此并不一致,总体成交率并不理想。除了5月30日江西临储的中晚籼稻、6月6日出库的辽宁粳稻及湖南临储稻谷拍卖成交率尚可外,其它均较低。从分省看,进行的7次拍卖成交率没有一次超过50%的。除个别优质品种外,大都以底价成交,竞争不太激烈。说明交易商参与热情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


  首先,国内稻谷供求相对宽松,市场对后期走势较为谨慎。由于国内稻谷连续增产,大量低价进口大米的冲击,加上国内经济处于转型期,增速放缓,货币供应总体偏紧,物价走势持续在低位徘徊,国内稻米市场上涨动力缺失,市场主体对稻米市场后市走势较为谨慎,库存意愿下降,参与拍卖热情也自然不高。


  其次,稻谷供需不匹配。黑龙江与吉林拍卖的粳稻均为陈稻,而不是市场所需要的适销对路的新产粳稻或优质稻。由于拍卖标的绝大多数为2011年产的粳稻,稻谷质量普遍略差,且保存接近三年,黄粒米比例较高,加上竞拍底价设定偏高,与当前市场新稻价格接近,导致其成交清淡。同时,在成交率偏低的情况下,拍卖数量一次比一次大,5月21日为50万吨,5月28日激增为170万吨,6月4日进一步增加到224万吨,6月9日如加上挂牌达到了302万吨,给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市场短期无力消化。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企业自然是随用随拍,参与激情下降。


  第三,部分产区新稻供应较为宽裕。江苏拍卖的临储粳稻虽为2013年生产,但苏皖地区粳稻供应较东北地区相对宽松,市场需求并不十分迫切。从2013年最低价政策执行情况看,东北粳稻临储收购量达1172.45万吨,占托市粳稻收购量的1357.57万吨的86.36%;江苏与安徽临储粳稻收购量183.25万吨,占托市粳稻收购量的13.49%;河南1.87万吨,占1%多一点。苏皖是国内粳稻的主产区之一,产量约占国内粳稻产量的一半,临储粳稻收购量只有100多万吨,农户余粮远多于东北地区,供应相对充足。在拍卖底价相对高于市场价格(如加上提货费用将更高)和当前大米需求仍旧低迷的情况下,导致拍卖成交不理想。5月30日拍卖江苏2013年临储粳稻203979吨,实际成交25460吨,成交率仅12.48%。6月13日成交率更是下降为7.46%。


  第四,早稻需求不及预期。自5月30拍卖以来,临储早稻共举行了三次,累计投放282000多吨,实际成交不到3万吨,成交率10%左右,而且均是底价成交,虽然6月13日湖南早稻成交率达44.11%,但成交价也是2640元/吨,显示市场主动参与热情不高。一方面,当前正是储备稻谷集中轮出高峰期,其中早稻是主要轮出品种之一,早稻市场供应较充足,陈稻轮出价格也是一降再降,已跌至每百斤100元附近。临储早稻拍卖底价较高,吸引力自然不强。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不景气,加上进口大米冲击,早稻加工需求有所下降。更重要的是,新早稻一个月后就要上市,而当前早稻生产形势不错,丰收可期,后期早稻仍有震荡走弱的可能,导致临储早稻成交情况不理想。


  中晚籼稻成交情况相对较好。临储中晚籼稻拍卖以来,累计投放稻谷195万吨以上,实际成交超过63万吨,平均成交率达三成以上,在所有稻谷品种中成交情况是最好的。分析其成交较好的主要原因:以江西为例,一方面是江西省中晚籼稻托市收购比重较大,新稻供应出现部分缺口。截至2014年1月30日,江西省各类企业收购新产中晚籼稻102亿斤,同比增加13亿斤;其中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收购数量为42亿斤,占全社会收购量41%。反过来说,如果剔除托市收购,该省全社会收购量将较上年减少29亿斤左右,减幅超过三成以上。因此,客观上企业对2013年产中晚籼稻有需求。另一方面,本次拍卖中部分收储粮库出库的中晚籼稻是优质品种,自然容易受到企业的追捧。部分仓库的中晚籼稻因品质较好,5月30日江西中晚籼稻最高成交价达到了2970元/吨,较底价高出了270元/吨,这也是本次中晚籼稻成交较好一大原因。但随着拍卖的持续与优质稻的减少,江西省中晚籼稻的拍卖成交率出现持续下降。6月6日成交率已降为26.13%,6月13日进一步下降为19.53%。湖南省的中晚籼稻成交情况与此基本类似。初次投入时成交较好, 6月6日该省中晚籼稻中晚籼稻计划销售140105吨,实际成交69595吨,成交率49.67%。但在接下来一周中的成交率迅速下降到27.87%,显示需求已得到一定程度地满足。


  后期临储稻谷拍卖对市场压力将越来越大


  一方面,临储稻谷数量依旧庞大,4000多万吨临储稻谷经过7次拍卖才出库100多万吨,不考虑后期成交率的下降,消化库存稻谷仍需要较长时间,年内消化完毕基本无望,临储稻谷的出库也将常态化,市场将会在较长时期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压力。即使有部分品种短期内市场需求可能较为旺盛,但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一方针指引下,在大量临储稻谷的不断拍卖下,预计需求也将很快得到满足,后期消化不良现象将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在成交如此低迷的情况下,临储稻谷投放量却不断增加,这种超常规出库方式,也将对市场心理构成极大的压力。短期来看,除了优质稻等受临储稻谷拍卖冲击不大的品种外,稻米市场整体在临储拍卖重压之下将面临着较大考验,震荡趋弱的可能性较大,临储稻谷拍卖成交率也将继续下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