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米网! 注册 | 登录 | 联系我们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年终盘点:国内粮食收储战局重构之争

2014-01-09 11:10:19   来源: 中米网 

  2013年,关于粮食收储政策改革的争议成为业内聚焦的话题,种种弊端又把收储政策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多年来实施的粮食收储政策如今面临着不得不调整的尴尬。国家相关决策咨询机构纷纷组织专家学者参与粮食收储相关问题的调研,尽管有多方力量参与其中,但问题依然存在。8月份,由国家发改委上报的重点针对粮食托市收储改革的方案未能获得国务院最终审核。一位接近发改委的专家表示,官方现在倾向市场化的改革路径,但要彻底改变并不容易。

  2004年国家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后,先后出台了最低收购价和国家临时存储收购政策。从2005年对水稻实行最低收购价,2006年覆盖到小麦,再到2008年国家启动对玉米、大豆、油菜籽等临时收储措施。不管是补贴政策还是以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为基础的价格支持政策,都对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促进国内粮油稳产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国内粮食流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施行数年之后,其效果和负面效应亦逐渐显现,政策与市场的矛盾逐渐激化,改革呼声渐起。最低收购价格的制定是基于“生产成本+合理利润”的模式,在启动政策最初的两三年因为整个提价的幅度较小,采用“小步快走”战略,问题并没有体现出来。但从2008年开始,粮价快速提高,其中玉米价格累计提高49%以上、水稻大概90%以上、小麦60%以上,使得粮价缺乏弹性,形成了只涨不跌的趋势,背离了供需决定价格的机制。各种作物之间的比价也不能按照市场机制调节,这造成一些农产品价格和国际市场倒挂,正常进口和走私都增加,陷入大量从国外进口、国内又大量收储的“怪圈”。现行的收储政策也饱受粮食加工企业的批评。国家不断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但同时又在防控食品价格上涨空间,这让利润微薄的粮食加工企业更是举步维坚。不仅是企业,近年来,农民撂荒与谷贱伤农交替出现,本身就表明托市收购体系是计划经济思维下的失范之举。

  经过9年的市场检验,托市收购政策可谓功过参半,现阶段确实亟待进行新的制度设计。日前,财政部长楼继伟称财政部将制定目标价格,试行补贴大豆及棉花农户,这意味着国家对农产品的收储政策可能转变为直补政策,方向朝着市场化回归,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既保护农民利益又减少对市场的干预。

  其实,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曾经出现数次市场化的粮食改革,但每次市场化的粮改都因为出现粮食减产、粮价上涨影响城市人民生活需求而在短期内偃旗息鼓、政策反复。因为粮食问题受自然、市场、国家和农民等多个因素的影响,粮食政策改革受粮食安全、粮价及宏观经济稳定、财政减负和农民增收等相互制衡的目标所牵制。从理论上看,目前市场各方呼声较高的直补政策或许是一本好“经”,但关键看如何“念”才能实现政策工具的宏观调控目标。“怎么补、补多少、怎样保证补贴到位”都需要仔细斟酌、周全设计,这一孕育过程势必复杂而艰辛。

  执行过程是否背离了政策宗旨是托市政策争议的焦点,而如何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可操作性问题是目前政策设计最难的课题。笔者认为,不管政策如何调整,增加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显得非常必要,最终目的都是以更合理的价格科学分配优质储粮资源,而这也正是保证农民利益和粮价平稳的应有之义。对此,我们寄望于新的粮食调控战略能够破解现有的困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