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米网! 注册 | 登录 | 联系我们
首页 > 分析预测 > 正文

新稻供应迎来高峰 稻米后市或逐步回稳

2019-11-08 08:55:31   来源:  

进入11月份,中晚稻进入全面上市高峰,叠加大米需求偏弱,新稻供应压力将达到顶峰,价格继续走低。当前,已有4个主产省启动了最低收购价预案,在托市收购支撑下,预计后期稻米市场价格将逐步回稳。

随着中晚稻全面收获和集中上市,稻米市场季节性压力愈来愈大,价格持续低迷,主产区多个省份的中晚稻收购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为缓解中晚稻供应压力,避免出现卖粮难现象,河南、湖北、四川三省于11月4日启动了2019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此前的10月22日,安徽已率先启动了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截至目前,已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的省份与上年相同,均为4个,但启动时间明显较上年偏晚。由于今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较晚,“国家队”入市收购时间同比较迟,对市场的影响也相应推迟,前期稻米市场走势也相对较弱。受稻谷减产和大米需求小幅增加的共同影响,预计后期稻米价格走势总体好于上年。

中晚稻收购进度同比偏慢

截至11月5日,安徽省共收购2019年产中晚稻300.46万吨,同比减少48.8万吨。其中,粳稻11.41万吨,中晚籼稻289.05万吨。同期国有企业收购113.6万吨,同比大减74.3万吨;托市收购58.68万吨,均为中晚籼稻,同比减少59.8万吨。

截至10月2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2019年新产中晚籼稻935.9万吨,同比减少84.8万吨。下周将开始公布粳稻收购进度,不出意外的话,粳稻收购进度同比也将偏慢,尤其是东北地区可能更慢。虽然稻谷收购进度偏慢,稻米市场行情不一定就弱。但市场走势低迷,收购进度一般都偏慢。

收购进度偏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行情偏弱,稻谷收购后存在下跌风险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市场主体收购会更加谨慎,甚至会采取随销随购的策略。且市场主体也没有必要去抢粮、囤粮,收购进度自然偏慢。而稻谷收购价格在最低收购价下方运行时,农户会期待托市收购启动后再出售,在此之前惜售心理也会比较强烈,导致稻谷收购进度放慢。由于收购进度慢,稻谷季节性的供应压力就显得更大,反过来又制约行情走强。

东北粳稻价格出现回落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稻谷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不仅是我国粳稻种植的第一大省,也是我国稻谷产量最高的省份。由于产量大,近几年每年11月份都要启动托市收购,且托市收购量占当年国内稻谷托市收购量的比重很大。今年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省水稻受灾较为严重,产量减产幅度较大,但预计仍将产大于需,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性仍较高。由于市场预期减产,农户挺价意愿较高,今年黑龙江新稻收购开秤价格略偏高。

因新稻质量不如往年,仅靠粮库储备轮换和市场化收购,对价格的支撑作用有限,支撑力度日益减弱,稻米市场走势有所回落。11月初,黑龙江七台河米厂新季圆粒粳稻进厂价2600元/吨,月环比上涨40元/吨;圆粒粳米出厂价3840元/吨,月环比下跌120元/吨。绥化新季圆粒粳稻收购价2540元/吨,月环比下跌260元/吨。双鸭山新季圆粒粳稻收购价2600元/吨,月环比下跌200元/吨;圆粒粳米出厂价3900元/吨,持平。

南方稻米市场走势偏弱

目前,南方主产区晚稻收获已近尾声,晚稻开始大量上市,市场新稻供应压力增大。虽然目前已有4个省份启动了托市收购,但由于除安徽省外,大部分为刚刚启动,对市场的支撑作用将在后期显现,当前市场的走势仍较弱。

监测显示,10月底,安徽全省三等中籼稻平均收购价2420元/吨,周环比上涨0.24%;晚籼稻收购价2462元/吨,周环比上涨0.36%;晚粳稻收购价2572元/吨,周环比上涨0.29%。收购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安徽最先启动了最低收购价预案,使得稻谷收购价格逐渐向最低收购价靠拢。

11月4日,安徽芜湖大米市场优质东北大米批发价6200元/吨,标一中晚籼米批发价368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本地标一粳米批发价3500元/吨,周环比下跌40元/吨。湖北荆州新季“丰两优”稻谷(国标三级)市场收购价2480元/吨,周环比下降50元/吨;新季“丰两优”大米出厂价4040元/吨,周环比持平。江苏南京中等粳稻收购均价2510元/吨,周环比下跌40元/吨;苏产标一粳米批发成交价3650元/吨,弱势稳定;无锡粳稻收购均价2400元/吨,持平。江西赣州常规晚米批发价3760元/吨,粳米报价2860元/吨,保持平稳。湖南常德新季优质中晚籼稻“黄华占”收购价2560元/吨,周环比下降80元/吨。后期随着主产区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启动和范围的扩大,托市效果将逐渐显现,将推动市场收购价格小幅上涨,逐步向最低收购价靠拢。

销区大米价格小幅下跌

随着主产区新季中晚稻上市量持续增加,新米供应增加,而国庆节后大米需求持续偏弱。在新稻价格缓慢下行的影响下,新米出厂价格也逐步降低,加上当前新米水分不均匀,而目前气温仍较高,高水分新米待售时间缩短,大米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11月4日,杭州粮油市场江苏产优质粳米(国标一级)批发价3900元/吨,安徽产普通粳米(国标三级)批发价3800元/吨,周环比均下降100元/吨;安徽产晚籼米(国标三级)批发价3860元/吨,周环比下降80元/吨;黑龙江产普通粳米(国标三级)批发价4760元/吨,黑龙江产长粒粳米(国标一级)批发价5660元/吨,周环比下降40元/吨。

早稻成交低位保持稳定

国庆节以来,由于2016年至2018年产最低收购价早籼稻竞价销售持续流拍,而上年竞价销售的2015年至2017年产最低收购价早籼稻竞价销售也与此类似,因此,笔者重点分析2013年至2015年产最低收购价早稻的成交情况。

11月1日,国家共投放2013年至2015年产最低收购价早稻30.15万吨,周环比减少0.1万吨,同比减少5.07万吨;实际成交4.95万吨,周环比增加0.17万吨,同比增加4.65万吨;成交率16.41%,周环比增加0.6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5.57个百分点;成交均价1922元/吨,周环比下降65元/吨,同比下降78元/吨;最高价2250元/吨,周环比下降90元/吨,同比上涨250元/吨。截至10月31日,国家政策性稻谷竞价销售累计成交1229.6万吨,同比增加380.6万吨。截至11月1日,国家政策性稻谷竞价销售累计成交1235.6万吨,同比增加385.3万吨。其中,早籼稻共计成交120.9万吨,同比增加51.2万吨。

由于今年早籼稻竞价销售底价与上年相比下调幅度较大,市场竞争力增强,替代需求增加,尤其是饲料需求、工业用需求和出口需求增加,对低价大米的需求增加,增加了对低价早稻的需求量,因此,今年早籼稻成交量大于上年也是情理之中。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