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米网! 注册 | 登录 | 联系我们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农丰粮稳展现“中国饭碗”含金量

2019-10-18 16:01:41   来源: 粮油市场报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全面介绍中国粮食安全成就。纵观中国粮食发展史,我们不仅解决了近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展现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道路自信。这意味着,无论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都有条件、有能力依靠自身力量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1996年,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明确了自给率大于90%、库存消费比大于17%至18%等粮食安全的主要指标。  

同年,我国发表《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正面回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  

日前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是时隔20多年后,我国又一部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白皮书。这些年来,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趋紧,农业比较效益较低,在确保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同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压力较大。难能可贵的是,我国粮食实现连年丰产、储备充足、调控完善,在有限的资源基础上,实现了养活、养好中国人的目标。经过艰苦探索,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政策体系基本成型,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基本形成。  

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体现在政策定力。与一些国家过于依赖粮食进口相比,我国认识到必须始终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立足国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无论中央还是地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时刻紧绷,在行政推动、项目支持、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坚定支持。随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全面实施,我国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资源保重点,使粮食之基更牢靠、发展之基更深厚、社会之基更稳定。  

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体现在保护农民。粮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最为关键。粮食生产不仅是解决粮食需求问题,更是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验是既重视物的建设,更重视人的建设。不仅关注当期的产量,还关注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切实改善农户生产环境、提高生产能力。不仅关注基础设施改善,还推动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创造性地让新型主体和传统农户携手并行。  

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体现在全面协调。与一些国家通常只注重粮食生产的做法相比,我国强调要同时加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三大能力建设,这是对大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重大创新。与一些国家只追求粮食数量安全相比,我国全面看待粮食安全,从“单一安全”到“全链条安全”,从“产量安全”到“生态安全”,面向整个国土空间,开发食物生产潜力,树立起“大粮食观”。  

上述诸多创新使我国在粮食发展上走出了一条独特道路。当前,全球挨饿人数逐年增多,2018年全球面临食物不足困境的人数达8.22亿人。世界上70%的粮食都是小农户生产的,这些小农户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关键。中国不仅传授给其他发展中国家以中国技术,更向这些国家的小农户展示了怎样发展农业的中国经验。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