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米网! 注册 | 登录 | 联系我们
首页 > 名家专访 > 正文

新标农业创始人兼CEO廖剑津:智慧农业领域合作大于竞争

2019-05-29 15:39:11   来源:  

未来,智慧农业将会成中国农业的主角。

报告显示,早在2013年,我国智慧农业的产业规模已达到4000亿元,仅以应用(硬件和网络平台以及服务)为基础的智慧农业市场就有望在2022年达到184.5亿美元的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13.8%。

万亿级市场规模,吸引着无数的资本、大佬、创业者入局。目前,京东、阿里、百度、华为等互联网大佬纷纷入局智慧农业,其中,智慧农业的创业型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如,科百公司、托普公司、慧云信息、麦飞农业、极飞科技、佳格农业、农田管家....有些智慧农业创新公司单笔融资破亿元。

但是:智慧农业还处在早期阶段,硬件应用和智能化程度还比较低。其中,提升农业智能化、自动化、规模化程度是国内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智慧农业还将会涌现更多的参与者和科技公司。比如,新标农业。

新标农业,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智能农业科技公司,通过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和种植模型优化研究,帮助农民和农业公司提高生产能力和盈利能力。

我们发现新标农业定位于智能农业,主要提供2块业务:

1)在农田端,进行农业数据的采集、联网,以及农业设备的控制。

2)在平台端,进行农业数据的监控、分析,以及种植模型的优化。

目前,也正在积极探索新的方面。新标农业创始人兼CEO廖剑津指出:新标农业正在做关于三个方向的业务转化,第一个是在管理方面的优化,第二个是在整个种植模型端,进行一些智能AI识别功能的拓展;第三种就是智能联动,也就是怎么样让数据自己跑起来,并且去关联到生产端的智能农机的相关动作。

作为一家智能农业的初创公司,未来又该如何创新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和用户的需求呢?近日,农业行业观察专访了新标农业创始人兼CEO廖剑津,一起与他探讨了“智慧农业规模化”、“行业竞合”、“市场布局”、“未来趋势” 等20多个问题。

以下是采访实录(内容有删减)

01|机会

空间足够大、天花板足够高

农业行业观察:如何想要做农业,这里有什么故事可以分享吗?

廖剑津:其实这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原因是我也有农业从事经验,从情感上面来讲,帮助农民改变现状与困境,也是我的创业驱动力之一。

另外,我的创业资源逐渐成熟,因为我身边的有一些小伙伴们,他们开始从互联网的行业转到关注农业,比如做硬件的一些朋友,他们也开始关注农业。从14年开始,我们便会经常讨论互联网的风口、传统农业的转型、乡村振兴的可操作性等等。基于这种共识,慢慢的新标团队初建模型,布局深耕农业也成了我们创业的方向。

农业行业观察:目前智慧农业市场还没出现规模化应用的根源是什么?

廖剑津:它分为两个方面,首先第一个就是规模化的问题。目前农业还是散户居多,拥有50亩农田的种植户数量占农业经营主体的90%以上,但是数据分散。

其次,规模化的种植,企业化的管理还是非常的少的。规模化还没有形成的,又如何去谈规模化的应用呢?但可喜的是,现在逐渐有一些大型的集团在进入到农业领域,而且也有很多直接在外面赚了钱的返乡创业者去投资农业,我相信未来的规模化种植将会逐渐成为趋势。

另外,智慧应用存在短板,就是说通过数据怎么去转化成为服务,怎么样去转化成为角色,反过来作用于农业生产,但这一块应用也不成熟。同时,规模化应用的问题在于农业规模的问题。但是从国家的整体的政策,这个短板在慢慢地得到解决。

02|期待

智慧农业的蝶变之路

农业行业观察:在智慧农业领域创业,技术、市场、模式、资本...孰轻孰重?

廖剑津: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市场需求,只有市场的需求才能够形成创业的目标与动力,这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你要去理解一些需求方向在哪里,跟你所做的事情是否有吻合;其次,你的服务在整个市场里面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如此2个方面才能够判断值不值得去做这件事情。

农业行业观察:其实,智慧农业领域是个差异化很小的行业。90%的智慧农业公司业务都涉及物联网、大数据、AI等领域,那么未来的核心优势需要建立在哪些地方?请举例说明?

廖剑津:如果我们把智慧农业定义在种植领域,这个市场的确很小,其实广义的智慧农业这边来讲,它的范围是很宽的,比如,种子基因研究与发展、生产物流领域等等。

还有农资农肥的发展也存在巨大的需求,比如,借助互联网硬件和应用解决农资和种植的问题。

另外,还有就是生产端的智能农机。同时,不同种类的应用非常的多。比如,物联网是一个农业生产端的一个是基础建设,它解决的问题很简单,就是把生产端这一块数据化,到了后端生产之后,配送供应链物流和销售渠道等等应用或配套设施这才是真正的一个智能农业。

诚然,农业物联网的同类同质性较大,其原因是由于这个行业依然处于一个数据采集阶段和数据尝试应用阶段,即使是应用也是尝试应用。

但我认为智慧农业的链条非常的长,仅仅是说智慧农业现在是因为处于农业互联网的小板块里面,目前大家的阶段性是差不多的,所干的事情也就差不多。因此,机会也就会比较大。

农业行业观察:中国高科技农业公司数量上千家,资本也特别看好这一领域!您认为靠什么竞争市场?

廖剑津:我从2个方面来讲,第一个方面就是市场需求这一块,因为我们布局农业科技的时间也比较早,我们在2015年开始做,到现在三年多的时间,我们所有的的合伙人和团队基本上都是扎根农业一线。同时,我们所有的农业项目,不管是从系统的整个架构思,我们的产品经理会把用户拉到一起,到田里面去实施这些东西,去跟农民交谈,去跟政府的一些人员的一些沟通碰撞,找到需求与痛点。

第二个方面就是应用端,我们希望找到一个切合实际的用户与市场需求,然后把它转成一个应用。

当然这些应用需要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市场摸索时间之后才能够进行转化的,做完应用之后,我们还会对整个行业做一个把控,找到最具竞争力的优势。

农业行业观察:资本还是比较看好农业物联网领域!您觉得新标农业及团队有哪些些点值得吸引资本关注?

廖剑津:我觉得第一是产品,产品是核心,就是说我们现在做出来的这一套比较成熟的一个互联网应用,包括短时间的一些功能等系列产品,这些都是核心。

第二个资源分配,我觉得我们的优势在于资源分配,以及对现在现有市场的占有率,还有我们的拥有的市场数据,目前已经呈现出一个比较满足预期的一个态势。

同时,从整个市场的规划来看,我们已经跟一些各级地方政府开展积极合作,通过借助中国一乡一品项目进行布局,然后我们引领农产品从农村走向城市。

目前,我们已经把整个农业产业链条从产到销进行整体布局,积极践行着互联网服务农业。

03|玩家

竞合才有未来

农业行业观察:您如何看到行业竞合关系?

廖剑津:其实,目前智慧农业还没有到竞争的白热化的阶段。毕竟,当下智慧农业市场是个万亿级市场,体量和空间都足够大。

对于时代,我们认为更多是让自己跑得更快,不断壮大自己。对于行业,我觉得更多的是合作,因为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专长。

另外,面对庞大的一个农业市场的一个需求,我们怎么样通过合作方式去互补不足,然后突出竞争力。因此,我觉得整个行业是处于一个还是合作多过于竞争。

比如,我们与和华为、软通这样的行业头部企业在湖南等地的项目和技术方面的合作。其实,不管技术怎么发展,合作才是必然趋势。

农业行业观察:新标农业壁垒有哪些?您会担心被超越吗?

廖剑津: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核心是不断地创新。其实,我们进入这个行业比较早,另外我们不断地进行创新跟上需求与市场。

就目前而言,我们做了三个方向的业务转化,第一个是在管理方面的优化,第二个是在整个种植模型端,进行一些智能AI识别功能的拓展;第三种就是智能联动,也就是怎么样让数据自己跑起来,并且去关联到生产端的智能农机的相关动作。因此,我们把壁垒建立在技术优势上,如此就避免行业间的同质化竞争。

关于被超越的话题,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是有这样的心态:担心被超越,这是绝对的。很多东西都是相互的,不一定是坏事,创业型公司只要拥有忧患意识才会跑得更快。

农业行业观察:目前,新标农业的市场情况和客户情况如何?获客的方式又有哪些?

廖剑津:首先,最重要的还是的一个合作,我们有一个合作模式,比如说我们在创建合作平台,满足各位用户间的合作。

其次,我们不采用地推模式,而是从采用相互吸引的力量。我们再把外部的带有资源的合作伙伴纳入到我们整个平台,并且利用资源去滚动相关的业务。

最后,我们通过不断的去引入合作伙伴,把合作伙伴手头上的资源转化出来。

农业行业观察:可以复盘下新标农业吗?如果重新来一遍,您会打算如何做?

廖剑津:其实,创业非常艰苦、很难,但这个事业是一件伟大的事业。目前,国家相关的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我觉得我们做的这些事情是对的。

另外,我今天做的事情明天就能够得到一个验证,这样子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但是在走这条路的过程中是很难的,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资金方面和获取资源方面,这些东西都是比较辛苦的,但是我们认为说未来的路我们会越走越宽,因为我们做的事情在不断的被时代肯定。

同时,我觉得农业公司它本来就是技术性的体现。技术是核心,我们要不断地加大技术研发。如果说重新来的话,那就去优化一些过程的方法论,不要吃那么多苦、不要吃那么多亏。 (完)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