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米网! 注册 | 登录 | 联系我们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种好“中国粮食”端好“中国饭碗”

2019-01-17 14:54:39   来源: 黑龙江日报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毫不放松粮食生产,为“中国饭碗”“中国粮食”提供坚强支撑。2018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达1501.4亿斤,实现“十五连丰”。这正是黑龙江省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果。近日,粮食安全等相关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就如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等积极建言献策。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粮食品质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黑龙江省对全国粮食安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巩固粮食生产大省地位,保障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代表委员们认为,应继续稳定和保障粮食生产与发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粮食品质。

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姜宇峰认为,要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合、藏粮于服”等手段来保障新时期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在“藏粮于地”方面,要推进高标准生态农田建设,落实和推进农业“三减”,实施合理轮作休耕,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在“藏粮于技”方面,要继续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加快优质品种培育、高新科技推广,提高科技贡献率与农业机械化率;在“藏粮于合”方面,要以合作化经营为目标,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合作化、规模化让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在“藏粮于服”方面,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黑龙江省政协委员李应文说:“要以粮头食尾为切入点,农业结构调整由生产主导向消费市场主导转变,由过去注重总量生产向注重质量、结构、效益转变,破解种强销弱、量大链短,质优价低难题;要以农头工尾为方向,产业体系建设由过去单纯抓一产向二三产融合转变,破解农业对地方经济带动力不强难题。”

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实现最佳种植效益

近几年,随着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调整和完善,黑龙江省广大农民从固有的传统思想中解放出来,从只顾低头种地到抬头看市场,把田间地头的粮食带出家门,为自己的粮食谋求更好的出路。

姜宇峰代表认为,结构调整要围绕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发展高效农业产业,规范畜牧养殖产业等,适当扩大杂粮或杂豆的种植面积。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优选高品质品种。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规模化经营,统筹解决产量和质量的关系,实现最佳种植效益。开展公共农产品营销活动,建设农产品电商平台。

王金会代表说,2019年,围绕市场需求,按照“稳玉、控稻、扩豆、增经”的思路,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扩大蔬菜、食用菌、鲜食玉米、马铃薯等高质高效作物种植面积。全力打造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高质量农产品和高品质食品品牌,提升绿色有机食品发展水平。

确保“大粮仓”质量至上绿色兴农

作为农业大省,保证粮食安全义不容辞。如何使龙江“大粮仓”地位更牢固?代表委员们认为,今后要在粮食生产中确保粮食质量、坚持绿色兴农是基本要求。

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打破以量取胜传统思维,实现由总量提升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李应文委员认为,首先要强化源头管控,走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推进农业“三减”,进一步加大农产品“放、管、服”改革,加快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健全完善全过程全产业链监管,防止以一地一域单打独斗和无序竞争。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纳入市、县、乡人民政府绩效考核范围。

颜萍委员说:“国家应该提高农药的生产标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扶持低毒或无毒无残留的药企,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的农药进入市场,从源头上抓起。建立完善的检测检验体系,设立相应的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从源头上堵,从农产品市场准入上截,才能有效地管控好农药,保护好土壤。”

  • 返回顶部